四天王寺-01.jpg 

  對我這個首次到日本旅行的人來說,日本的魅力,就像一碗大骨熬煮的拉麵一樣,每一口都濃的讓人迷戀。雖正值二月,大阪的白天還不至於冷的令人難受,光是看著窗外湛藍的天,就忍不住想出外透透氣。

  沒有單車代步,這兩三天下來,竟發現自己的腳力變好了,從飯店漫步到京橋站搭乘地鐵直達四天王寺站。「四天王寺」是日本第一座佛教寺廟,由聖德太子所建立。雖佛教的發祥地在印度,經過兩千多年的歷史變動,印度的佛教徒卻剩不到十分之一的人口,反觀中國從東漢三國時期漢明帝派使學佛開始,一千多年的佛教文化卻深深的影響著我們的生活習性。

四天王寺-11.jpg 

  而日本的佛教傳入是因中國移民影響,直到聖德太子時期才奠定佛教的根基。佛教剛傳入日本初期,也曾出現崇佛與排佛的爭議,尤其以神別氏族的物部氏、中臣氏及皇別氏族的蘇我氏,相爭最激烈。物部氏思想保守,以世業將帥主;中臣氏擁護舊有神道;蘇我氏因與中國人及韓人接觸,思想開放,所以擁護佛教。天皇不知如何處理,就交給群臣公議,這三大勢力就逐漸分成兩大主張,物部與蘇我兩派因佛教對峙引發戰爭,據說當時聖德太子就是向四大天王祈求勝利,而四大天王寺就是為了紀念那次勝利,下令建造日本第一座佛寺。

四天王寺-09.jpg 

  四天王寺建於西元593年,是日本最古老的寺廟,也是日本最古老的官家寺院。效仿中國寺廟格局,以南北向為中軸線,依序為中門、五重塔、金門、講堂,陸續又建起六時堂、太子堂等。與中國佛教出世思想相較,早期的四天王寺更富有社會意義,當初建立這個寺院是以「四箇院の制」為主體,除了傳法修行的道場「敬田院」,還設立了給予病患配藥的「施藥院」、收容病患的「療病院」,和收容老弱的「悲田院」,這制度一直沿用至今。19世紀初期,「敬田院」演變為今日的四天王寺學院,「施藥院」、「療病院」演變為今日的四天王寺施藥療病院。

四天王寺-12.jpg 

四天王寺-06.jpg

  五重塔是代表建築,以木頭建造,共有五層樓,頂樓為舍利塔,內藏有六顆舍利子,四邊各繪畫了釋迦、彌勒、藥師及阿彌陀的畫像,雖然內部昏暗,仍可看出畫像歷史悠久,其風格也偏向於隋朝佛教繪畫風格。金堂裡面主祀觀世音菩薩,由四大天王守護。中門則設了兩尊金剛力士守護,神像相當巨大,高有五公尺,面目凶惡,相當於我們所熟悉的門神。

四天王寺-17.jpg

四天王寺-13.jpg

  四天王寺佔地相當的大,除了中心伽藍有收費之外,其他都開放民眾參觀。因此這裡顯得特別的寧靜,除了三三兩兩的觀光客外,很少當地人入內參觀。別於台灣寺廟的香火鼎盛,日本寺廟相當清幽,遠處傳來相當規律的誦經聲,伴著鳥叫,相當愜意。

四天王寺-15.jpg 

   不遠之處,也就是六時堂。六時堂主要祭拜要施予四天王像,偶而也會舉辦修正會、聖靈會等活動,中間有個舞台也就是石舞台,是古代祭祀獻舞給神明的舞台,所以是相當神聖的地方,一旁還設立警告標語禁止遊客在此。石舞台兩側有龜池,天熱時這些烏龜就會爬到石頭上曬太陽,這些烏龜不知道是何時被放生在此,看樣子他們住的很習慣,已經不知生到第幾代了。

四天王寺-03.jpg 

四天王寺-02.jpg 

  這裡的寺院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曾被摧毀,重建後雖無法復原到原本模樣,但仍舊保有最初的建築風格,四天王寺不僅僅作為佛教的守護,也是佛教美術工藝的發源地。這一兩年我走過台灣各地寺廟,慢慢學會從建築中看出一點端倪,台灣的寺廟多為隆重華麗,每一處的雕刻都藏有前人的隱喻教化,學著看廟宇建築,彷彿也在學著與歷史溝通,台灣的廟宇有太多可以挖掘的故事,每走一處,有機會就會重複遊蕩,如艋舺龍山寺、保安宮、清水祖師廟,即使參觀多次,每次都有不同的發現,這也是我不厭其煩舊地重遊的原因。

  走在大阪,深覺得自己很幸福,在時間有限的旅程當中,只要用點心,就能看到這些走過常常歷史的建築,那種驚艷的感受,在心底回盪不已,這就是大阪迷人之處。

 四天王寺-16.jpg

四天王寺-14.jpg 

四天王寺-10.jpg 

四天王寺-08.jpg 

四天王寺-07.jpg 

四天王寺-05.jpg 

四天王寺-04.jpg 

◎旅遊訊息◎

名◆四天王寺

地◆大阪巿天王寺區四天王寺1-11-18

網◆http://www.shitennoji.or.jp

營◆中心伽藍(4~9) 08:30~16:30(10~3) 10:00~16:00

休◆週一

¥◆中心伽藍 成人¥300 兒童免費

車◆地鐵四天王寺前夕陽之丘站 / JR天王寺站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urek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