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完大阪這系列文章後,總覺得意猶未盡。很多朋友問我:「去大阪到底要玩什麼?」,因此我濃縮多篇文章,大略簡介大阪的特點。無論是去過大阪,或是還不知道大阪有什麼有趣的景點,希望藉由這篇文章,讓大家對大阪有個粗略的了解!
【戀上大阪的N種理由】
水都「大阪」是多樣而豐富的,它是摩登的天堂,也是古樸的桃源,大阪是一座令人迷戀的雙面城,作為開放港口下的大阪人,最早接觸世界脈動,卻又保持著堅毅樂觀。大阪多變的面容,讓人情不自禁就此戀上,一刻也捨不得放。
寫完大阪這系列文章後,總覺得意猶未盡。很多朋友問我:「去大阪到底要玩什麼?」,因此我濃縮多篇文章,大略簡介大阪的特點。無論是去過大阪,或是還不知道大阪有什麼有趣的景點,希望藉由這篇文章,讓大家對大阪有個粗略的了解!
【戀上大阪的N種理由】
水都「大阪」是多樣而豐富的,它是摩登的天堂,也是古樸的桃源,大阪是一座令人迷戀的雙面城,作為開放港口下的大阪人,最早接觸世界脈動,卻又保持著堅毅樂觀。大阪多變的面容,讓人情不自禁就此戀上,一刻也捨不得放。
日本有句俗語:「穿倒京都,吃倒大阪」,從這句話中可見「吃」對大阪人是多麼重要,據說大阪人為了滿足口腹之欲,不惜慷慨傾囊吃倒家產。這樣形容或許誇張了些,但是來到大阪不敞開肚子痛快的吃,可是相當對不起大阪的美食。
大概是主辦單位知道我喜好古蹟,正巧就將飯店安排在大阪城旁的「新大谷飯店」。別於一般台灣客喜好的難波、道頓堀地區,大阪城公園佔地廣闊,四周皆是音樂廳與辦公大樓,少了擁擠的觀光人潮,在這附近散步顯得愜意舒適。
而房間安排的更好,窗外一眺望出去就可看見不遠之處的天守閣,偶而我會站在窗邊觀察,有時是日本上班族快速步伐,有時是學生清晨的運動路隊,更多的是附近居民騎車越過,即使是這麼平凡的一天,越過了國界,即使平凡在我眼中卻也充滿新奇。有時不禁嘆著:「原來日本人真的是這樣的啊!」因為接觸很多日本連續劇,對於日本的種種並不陌生,只是親眼見識到的時候,便不自覺的想映證自己所知的一切。
【冰雪梅園】
冬日的早晨,枯枝的姿態透露著幾分孤獨,但肥滋滋的鳥兒卻在枝頭跳躍、輕叫,遠方的煙囪直冒出的白煙,染白了天際線。沒有打太極拳、跳土風舞的老人,大阪城公園偶有急步走過的上班族,騎乘單車的居民,還有奔跑的學生吐著氳氤的熱氣,但仍顯得幾分寂靜。
對我這個首次到日本旅行的人來說,日本的魅力,就像一碗大骨熬煮的拉麵一樣,每一口都濃的讓人迷戀。雖正值二月,大阪的白天還不至於冷的令人難受,光是看著窗外湛藍的天,就忍不住想出外透透氣。
相傳唐玄宗的愛妃楊貴妃並沒有死在馬嵬驛,而是逃到現今日本山口縣久津之地,並在日本終其天年。不管這個傳聞是否已被證實,但不可否認日本文化曾受到盛唐極大的影響,當時的唐朝的文化與經濟是亞洲的重心,不但與朝鮮保有友好關係,與日本的關係更為密切,日本多次派遣唐使到中國學習典章制度文化、生活習俗、建築及文字。
怎麼會談起唐朝呢?因為當我一走進歷史博物館十樓,呈現的正是飛鳥、奈良時期的後期難波宮的大極殿實景,無論是建築形式或人物的打扮,都與我們熟悉唐代模樣相似。
當看見戎橋旁「固力果跑者」的霓虹招牌閃爍著,便知道我已來到南區最繁華之處──道頓堀。
固力果跑者看板是道頓堀著名的地標,從1919年設立至今,是觀光客必定拍照的著名景點。固力果是間糖果零食公司,總部就在大阪,著名的有Pocky、百力滋、焦糖糖果,都是我們相當熟悉的日本零食,他的名字「Gligo」是「Glycogen」(肝醣)的縮寫,而他們所推出的焦糖糖果,每顆有15.4大卡,剛好可以提供一個165公分、55公斤,一分鐘內跑160公尺來計算,300公尺可消耗15.4大卡,因此設計了300公尺跑者的商標。
自離開學校之後,去美術館的次數就逐年減少,除了幾個大型的展覽之外,生活就開始慢慢與藝術脫節。回想大學的那幾年,下課後幾個好友總會相約美術館看展、討論,那段「很藝術」的年輕歲月有太多回憶,回想起小小的校園、懶散的步伐、冬日的咖啡,很純粹的屬於藝術的日子,很辛苦,卻也很快樂。
時間,在中之島內如緩慢流洩的音符,我用如貓般的輕柔步伐,深怕一不小心,時間的灰衣人就將時間悄悄偷走。
未踏上大阪之前,就被中之島深深吸引著,不僅僅島上的古蹟,而是那副從容優雅,如英國雅痞高貴知性,舉手投足間不經意流露自信,總是特別迷人。別於其它地區,中之島獨有的氛圍,緊抓著我的目光,每一棟建築,每一條橋樑,實不忍就此放手。
世界第一座鋼鐵結構的塔,是建於1889年巴黎的艾菲爾鐵塔。佇立在巴黎市中心的塞納河畔,直指穹蒼的模樣,不只是巴黎現代化的象徵,也是建築藝術的一大躍進。
在大阪,也有一座塔仿自於艾菲爾鐵塔的──通天閣。
冬日暖陽慵懶的照在河畔,風輕吹起落葉,行人走過、鳥兒飛過、雲朵飄過,中之島的午後正譜著悠揚輕柔的曲子。
誰知道最好的時光發生在什麼時刻?其實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稱之為最美好時光的那一刻,儘管它只是靜靜的流淌在記憶河流裡。此時,我最好的時光就是坐在優雅古典的洋風建築裡頭,輕啜紅茶、品嚐糕點,望著窗外的河畔,聽著悠揚的音樂,享受著如貴婦般的下午茶時光!
走出地鐵,暖陽照在波光粼粼的河上,稀落的行人,踩著悠閒的腳步,漫步在寬闊的橋上。我忽然有一種錯覺,好奇地鐵是否施了魔法,帶著我穿越時空,來到英國倫敦的泰晤士河河畔,河畔旁盡是詩人墨客謳歌吟詠,畫家專注寫生。從容走在此地,我似乎看見詩人拜倫坐在河畔旁,皺著眉頭,寫下「當我們憂鬱地坐在河邊,看著腳下的河水自由地奔流,他們命令我們歌唱;呵,絕不!我們絕不在這事情上低頭!寧可讓這只右手永遠枯瘦,但我們的聖琴絕不為異族彈奏!」的詩句。
踏上中之島一定會讓你有這樣的錯覺,別於大阪城的日式古典,以及道頓堀與心齋橋時尚風格,中之島所散發出的文藝氣息,教人不知不覺在此留連徘徊。
「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司馬遷
「歷史」-是過去,是消逝的時間,也是人類經歷的累積。讀書的時候,老師曾教我們一句唐太宗的名言:「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可是身為台灣人的我真的了解歷史嗎?懵懵懂懂經歷過填鴨式教育,歷史不過是考試的工具,大中華歷史,從夏商周開始,軍閥時代結束,中華民國等於台灣,我們用歷史課本遙想著對岸的祖國,歷史,原來是這麼遙遠。
台灣長期受日本綜藝節目、日劇與雜誌的文化薰陶下,生活形式及飲食文化總有一股濃濃的「日風」。尤其從「料理東西軍」裡我們看見日本飲食那種精緻的、講究的、時尚的,對於終極食材的挑選,不免讓台灣人對日本美食存有想像。有人說:「日本是飲食藝術化」,所以日本料理本身就是一種視覺藝術,光是用眼看,就是一種享受,因此每每待在電視機前看著料理東西軍,就不免垂涎三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