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著舊城西路漫步,五分鐘的路程,不遠的舊城南路就是宜蘭設治紀念館,以前的宜蘭廳長官邸。我去拜訪的時刻已午後三點多,遊客僅三三兩兩,卻都拿著單眼相機拍照。
這裡畢竟不是旅遊的熱門景點,少了大批的遊客,因此保有一股清寂況味。
紅磚、老樹、小徑,一片悠然綠意,空氣中若隱若現撲來一陣雨後的青草味飄動,浮躁的心緒逐漸低抑了下來,彷彿夏日的雷陣雨,在炙熱的午後灑下一陣清涼,暑氣也慢慢平緩。
眼前的這棟日式房舍原是宜蘭廳長官邸,在明治39年(西元1906)興建,從那時候算起到民國86年(1997年)官邸搬遷為止,近90年間,一共經歷二十多任地方首長居住過。
宜蘭歷經清治、日治與國民黨時期的統治,因每個時期的心態跟做法不同,皆留下不可抹滅的影響。日治明治30年起(西元1897)宜蘭從支廳升格為廳,直到昭和15年(西元1941)為止宜蘭已升格到州轄市,數十年來的轉變讓宜蘭都市化建設不斷增加,這區域的廳長官邸、庶務課長官舍、農林學校校長官舍等數十棟宿舍也是這時期間建造完成。
宜蘭政府為振興南門地區,提升地方經濟文化,在民國85年(西元1996)提出「南門計畫」規劃為住商混合區。因都市開發計畫,這些老舊的日式房舍與老樹也必須面臨必須拆除的命運,在預計開工時,卻因環保團體與學者為區內的百年老樹請命,這些歷史建築才得以保存下來,成為民間的文化資產。
事實上,每當我經過那些日式房舍總會停下腳步凝望,猜想著裡面住著怎樣的人,他們是否和這棟房子一同度過那段日治歲月?我心眷戀的,是日式房舍飄來淡淡的檜木香、坐在榻榻米上的溫暖,還有魚乾女和部長一起喝著啤酒聊天的緣廊。
而這棟宜蘭廳長官邸屬和洋建築風格,由首任宜蘭廳長西鄉菊次郎建造。既為官邸,居住者的身分都是當時社會地位較高,在日本時已受到西方文化影響,所以官邸的設計雖保有日本木材、榻榻米、拉門的元素,其格局及室內空間卻也傾向洋化,如在室內設有書房、廁所、衛浴的空間,這兩種不同文化空間的組合就稱「和洋折衷建築」,在當時都是相當時髦的風格。
建築也因風土、氣候之故,設計師設計了雨淋板及日式屋瓦,長長的緣廊外面是優美的枯山水、枯石流的日式庭園景觀。建築外面更是花木扶疏,池塘、荷花、老樹、木造建築,在下過雨的午後更顯恬靜。
這棟見證宜蘭百年歷史的建築,在某一層面上有著深厚的歷史意義,因而在修復之時,發現內部構造格局數度整修過,要恢復原有面貌則相當困難,為確保品質,在材料、工法都非常用心,在1997年12月13日第一座由官邸整建而成的宜蘭設治紀念館正式啟用。開館至今年間,宜蘭設治紀念館紛紛成為廣告、連續劇、MTV的取景地點,也吸引大批日本遊客參訪。
宜蘭設治紀念館在內部陳列的文史可分為三個時期,一是清朝的噶瑪蘭廳時代、二是日治的宜蘭廳時代、第三則是光復後迄今的宜蘭縣時代。從吳沙開墾到現代,短短的時間回顧這幾百年間歷史,深深感受到臺灣這塊土地經歷過不同的殖民,留下來許多傷痕,在跨越民族種族這些大議題,其實也流傳著許多相互包容動人的小故事。
歷史帶來許多抹滅不去的傷痛,卻抹滅不了臺灣人堅毅的精神,唯有更客觀、更包容的態度來面對,我相信臺灣總能靠著自己的力量走出去。
【DATA】
名 稱|宜蘭設治紀念館
地 址|宜蘭市舊城南路力行3巷3
電 話|(03)932-6664
交 通|
自行開車
◎由北往南:從北宜公路進入宜蘭後走台9省道,到宜蘭市接中山路,再向右轉入舊城南路,路口即有停車場,然後步行約3-5分鐘可到達→宜蘭設治紀念館。
大眾交通
◎火車:宜蘭火車站,再徒步沿光復路接舊城南路,過中山路口後再走3分鐘,見左側石牆綠樹即左轉進入力行3巷→宜蘭設治紀念館。
票 價|全票$30 / 半票$20 / 宜蘭縣民免費
備 註|※週二至週日上午9時至下午5時開放參觀。
※週一、每月最後一天 、除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