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書 名:癖理由作 者:網路與書出 版 社:大塊文化類別:心理學/人格心理學出版日期:2005/6 定 價:280元「癖」的定義到底是什麼?是一種極致的表現,還是極度瘋狂的行為? 郝明義先生直接闡述道: 癖是對人、事、物的一種特殊愛好和偏執,有時候它反映了個性上的缺陷,有時候卻能使人發熱發亮。 分不清「癖」與「嗜好」的差別,和分不清「癖」與「病症」的差別,是同樣嚴重的。 承認吧!我們生在把嗜癖成癮的年代。 翻開書中的百癖圖,發現這世界的人無奇不有,狂妄的自以為是,卻又隱藏的不露痕跡。 很有趣的是,多數人都不願承認自己有哪些「怪癖」,生活在這個世界裡,都盡力的扮演好一個正常的平凡人。但是透過網路,反而讓很多人可以充分的呈現那個內心中真正的自己,所以你在網路的世界看見了更多面貌的人。 可曾發現自己得了什麼癖? 偷窺癖?拔毛癖?自拍癖?上網癖?潔癖?發表癖?偷竊癖?… 這世界無癖不有,透過網路,我們釋放了不被社會認同的一面。 我們於是開始矛盾,哪一個才是真正的自己? 虛擬的角色,反而能賦予我們內心的渴望。在真實的世界裡,有太多的規則與制式的觀念,也因為這樣,我們必須盡力扮演好這社會價值觀裡的那一個我,卻只好壓抑不同面貌的我。 真實的面目隱藏在電腦螢幕後面,似乎減輕了某種的心理壓力,反能自在的表現出不同的面貌,也反映出個性上的缺陷。但這樣的缺陷往往與呈現出來的是相反的。 這讓我聯想到充滿怪癖的「日本」。 因為文化的因素,而產生了壓抑性的極度慾望。我們可以看見日本人追求極致的境界已到了瘋狂的程度,從「電視冠軍王」這個電視節目就能知道,日本人對於某一種特殊愛好的偏執真令人不可思議。 極度偏執造就了日本這樣的文化。我們的認知中,容易把癖好解讀成「怪癖」,說明與別人不同的習性與嗜好。 但轉個方向,我們可把「癖」當成專業的表現,戀上一種嗜好,將他發揮到了極致,這就是「癖」的精神。 就像我再書架上看到這本書時,竟毫不猶豫的就拿去櫃檯結帳,或許這也是一種癖吧!戀書成癖。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