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春總是這般,忽冷忽熱擾人身心,尤其在堆著厚厚的憂鬱午後,空氣濕暖沉悶之際,最適合到山裡走走。
忘了是誰說過,新竹的山裡有座優美的江南庭園,依山傍水,樓閣庭園有臺灣紅磚馬背,也有中國五行風水,原來這如詩如畫的建築園林就是前聯合報員工渡假中心──「南園」。曾經只對員工開放的幽靜園地,隱匿了二十餘年,終在2008年交由The One團隊經營開始對外開放,我們才得此機會能有一窺這深深庭院的真實面貌。
今年的春總是這般,忽冷忽熱擾人身心,尤其在堆著厚厚的憂鬱午後,空氣濕暖沉悶之際,最適合到山裡走走。
忘了是誰說過,新竹的山裡有座優美的江南庭園,依山傍水,樓閣庭園有臺灣紅磚馬背,也有中國五行風水,原來這如詩如畫的建築園林就是前聯合報員工渡假中心──「南園」。曾經只對員工開放的幽靜園地,隱匿了二十餘年,終在2008年交由The One團隊經營開始對外開放,我們才得此機會能有一窺這深深庭院的真實面貌。
走在竹蓮街巷弄裡,透著光與影的遊戲,一切顯得極為沉靜。
曾經繁華悄然被時間掩埋,城市總是這樣循環著,五十年、三十年、十年,興起沒落,沒落興起,起落之間透露出人生不變的真理。竹蓮街這一區塊早期稱作黑金町,不僅因擁有受火車煤礦燻的黑木造房而聞名,還是光緒年間就聞名全省的香粉製造地。想像著當年的黑金町繁華模樣,工廠裡飄來陣陣脂粉味,引來年輕的女子在此尋找美麗的秘密。
雖不篤信西方宗教,卻在西方文化的影響下,對於教堂總存在著一份綺麗的幻想。教堂經常是電影裡頭是不可或缺的一大主角,如真善美裡的「月亮湖教堂」,國家寶藏的「三一教堂」,天使與魔鬼裡有「勝利聖母教堂」、「人民聖母堂」。
看到國外這些教堂幾乎具有極大的藝術價值存在,而台灣因傳入的晚,教堂相對也少,雖然不及歐洲這些教堂這般華麗,台灣有些教堂其簡潔優雅的風格,也一起經歷過台灣顛頗的歷史。
車站,往往是一個城鎮最為繁華的地段。我來到中華路上的新竹車站,獨留下來的這棟西洋風格建築,如黃昏的夕陽優雅的散發出迷人的色調。然而不變的只剩建築,來往的人早已隨著時間推移而轉變,誰還記得新竹車站曾經的淳樸風貌,在經歷幾個朝代後,她用古典的面貌與科技重鎮並存,卻不知怎麼地感覺是這麼格格不入。
我穿過地下道,彷彿穿越時空隧道,來到另一個城市。如果要我形容,這裡就像是台北艋舺,仍舊散發著一陣古城的氣味,真實的生活面貌。
仲夏的新竹,陽光特別耀眼,彎進護城河公園步道,一陣清風迎面吹來,增添幾許涼意。陽光恣意穿過綠蔭,光影點點地灑在波光粼粼的河川上,三三兩兩的行人悠緩的漫步在石板路上,小女孩灑出麵包屑引來魚群搶食,這些毫不起眼的生活點滴,描繪的也就是新竹人的生活態度。
旅行,是一種態度,用什麼態度,就能看見什麼樣的風景。多年前第一次走在護城河的石版步道就深深愛上這裡。我愛這裡的悠然自在,我愛這混雜著古城文化與青春流行的元素,我愛這裡一對對不顧他人眼光的熱戀情侶。多年後,我依稀尋找過往記憶,我敏銳的神經卻感覺到一切都變了,不是風景,而散發氣味全然不同。
城門,是用來抵禦敵人的屏障,卻因此隔開兩個世界。城裡城外,不同風情隨著時間逐漸飄散,城門,再也不是那扇守護人民的門;城門,變成偶然掀開歷史扉頁之門。
那些歷史哀傷,獨自留在時間軌道上,此時嗅不到一絲懷舊氣息,取而代之的是搖晃青春肉體聲嘶力竭的吶喊。沒有人為這座城門哀嘆,歷史終歸歷史,早已脫離現實冗自沉溺在道光年間的光耀,漠然的沉睡在這塊土地上。它,榮耀早已褪盡,如今只落為人們口中的陳年古蹟,僅供遊客觀賞。
野薑花淳樸的香氣瀰漫著清新,走進狹窄的街道,陽光綻放著活力,溫柔的微風帶著我們走進野薑花的故鄉「內灣」。
來過內灣的人一定對野薑花印象深刻。野薑花又稱蝴蝶花,大多生長在低海拔的潮濕地,容易栽種,花季在6-10月之間。清香的白色花朵,幽幽的開滿在水邊、山澗、野地,彷彿如蝴蝶翩翩的在山林中穿梭、飛舞,撲鼻的香氣,讓人能忘卻煩憂、紓解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