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陶語》
火車緩緩駛離台北,天空漸漸寬闊起來,高聳的大樓、灰色的行道樹、雍塞的車流,彷彿就這樣被丟在身後,可以頭也不回。火車穿出地底,經過樹林、山佳站過後,廣播提醒著我:『鶯歌站到了…』。
鶯歌,是離我家最近的小鎮,因此常有人把三峽和鶯歌簡稱為三鶯地區,雖然僅隔著一條河川,但這兩地的文化與產業發展卻不相同。談起鶯歌,不免聯想「陶瓷」兩字,好似這兩者是同義詞,緊緊纏繞,誰也離不開誰。
鶯歌的陶瓷歷史已有兩百年,最早可追溯到清嘉慶九年(1805年),但誰是第一人將陶瓷帶到鶯歌則眾說紛紜,不過根據日治時期的調查,是由一位福建省泉州府惠安縣磁灶人吳鞍,來到鶯歌大湖兔子坑(今龜山鄉兔子坑),發現當地的黏土很適合做陶,因此就在鶯歌設窯製陶。
雖然日治時期鶯歌已是台北州主要的陶瓷生產地,但鶯歌陶瓷的名聲真正遠揚國際是在光復後。民國五十年代之後,在民國五十一年代鶯歌陶表台灣到美國參加「國際博覽會」,就此打開陶瓷外銷之路。當時鶯歌大量生產衛浴磁磚與面磚,並獲得各國的認同,鶯歌就此成為台灣陶瓷生產中心,且有『台灣景德鎮』的美譽。
受到經濟起飛的刺激,鶯歌陶瓷快速的發展,工廠數目大增,最多的時候鶯歌當地的工廠數量高達六、七百家。隨之發展小型彩繪、電花加工廠,一家家的開,最盛行的時候,鶯歌隨處可見婦女在家中貼電花以賺取家用。在我小的時候也跟過母親到加工廠,看著一群婦女帶著小孩坐在工廠裡頭貼著電花,這是台灣手工業最發達的年代,隨著時代轉變,燒陶的技術不斷更新,有了天然氣的供應後,更成了另一次鶯歌陶瓷革命。民國八十年代現代化的機器與技術不斷引進後,成了兩極化的發展,資本雄厚的企業就以自動化生產,大量生產各類陶瓷;另一方面,則著重在釉藥、製作技術方面的發展,走出更精緻、藝術化的陶瓷路線。
九十年代開始,政府提出「產業文化化、文化產業化」之理念,針對鶯歌鎮投入相當多的金錢與人力來發展鎮內的軟硬體設施,更提議興建「鶯歌陶瓷博物館」,作為台灣陶瓷文化的典藏館,更提供各項活動、展覽、研習,作為鶯歌陶瓷文化傳承的空間,成為鶯歌陶瓷文化展現的主要地標。
《光與影的嬉戲》
第一次看到鶯歌陶瓷博物館的時候,還誤以為是安藤忠雄的設計,因為從建築材料清水模、鋼骨架、透明玻璃看來,確實有幾分安藤味。
走近灰色的博物館,挑高的空間、玻璃帷幕,讓人對空間產生無限的延伸及虛實的變化,樸實又理性的線條,讓整棟博物館顯得有點冷漠、沉靜,但若能靜下心仰望這棟建築,便能發現,每個角度都有不一樣的景色。透過灰色的清水混凝土,意外發現,天可以更藍、雲顯得更白。彷彿透露出「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意味,在虛虛實實的世界裡,唯有了解生命本質,才能真的看透。
陶博館與陶瓷公園是由竹間聯合建築師事務所──簡學義所設計。簡學義生在營造業家庭,從小就展現出對文學和藝術的喜好,原進入東吳物理系,就讀一年後便轉進建築系開始他的建築生涯。
從他的早期作品陽明山簡宅、誠品中山店,就能看出他對空間與視覺意象的掌握相當熟練。他的作品呈現的並非技術,而是能深入心靈,以更純粹的哲學結合建築。二十多年的設計生涯中,他的作品不多,但每一件都引來不少話題,因為他所採用的清水混凝土、木質、鋼構的材質,都讓人不禁拿他與安藤忠雄做比較。或許乍看之下風格相似,但看過安藤的作品後,覺得安藤著重在與自然的融合,站在他設計的建築空間裡更能感受人的渺小、自然的偉大,反觀簡學義設計的陶博館,空間是被分割成許多區塊,卻又運用玻璃透過的自然光線貫穿每一個空間,更增添光與影的趣味性。
在理性的線條下可見簡學義對於細節的描繪,而他曾經形容「建築師是以石頭寫詩的人」,因而有了「建築詩人」的稱號。當走進陶博館就能體會簡學義將虛實表現的淋漓盡致,在虛的空間可看見實體,在實的空間又能感受虛無的光影變化,極簡的風格,透過自然光線,更能展現每一個陶藝家作品的型態、曲線與材質。這種互不干擾的空間,又稱作「背景式建築」,看似單調無色彩的建築空間,卻能創造一種更貼近藝術品的融合感。
從一些細小的變化,看到簡學義謹慎、規矩的風格中,也有感性的一面。如「陽光特展室」弧形的坡道則大量採用玻璃與鋼構材質,及挑高的灰色圓柱,陽光透過大片玻璃從上落下,有種身在機場的錯覺。從這個角度望過去,則是展覽館Z字形的坡道,參觀者步行其中,則呈現出一幅有趣的畫面。由於陶博館是一座適合親子一起參觀的博物館,若仔細觀察,發現大家都很自在的在裡面行走、聊天,偶有孩童們嬉鬧於中,卻一點也不感覺過於吵鬧,聲音好像全都飄到上空,消失不見了。這也是我最喜歡陶博館的一點,畢竟要孩童安靜的欣賞作品實在太困難了,但過於吵鬧的聲音也會影響別人參觀的情緒,因此逛陶博館就能恣意的慢慢欣賞。
陶博館最吸引人的設計莫過於橋墩兩旁大型水牆與水池的藝術造景。《彩雲呈祥》採用豔麗色彩,將陶瓷塑造出如雲波型態,一朵朵躍於水池上,也映在水面上,呈現出「空性」與「實相」虛實難辨的畫面。
後方的陶瓷公園是一個開放性的藝術創作展覽空間,讓藝術品不再冷冰冰的放在投射燈下,而是可以與民眾互動,並與自空間相互融合,主題採用「陶與土」、「陶與火」、「陶與水」、「陶與光」、「陶與風」、「陶與綠」、「陶與人」,並設置了親水設施,在炎炎夏日中,親子一同嬉戲於陽光與水中,享受天倫之樂。
《鶯陶派對》
七月,國際陶瓷藝術節熱情展開,今年正值陶博館十歲生日,活動命名為『鶯陶派對』集結鶯歌在地特色熱鬧非凡。請來各國知名陶藝家參展,並設計許多親子的陶藝體驗與許多創意美食,有如同樂會繽紛熱鬧。
國際展覽中以「嗑牙樂」最吸引我的目光。磕牙樂其實是毛利語「KORERO」是「會話」觀點的交換之意。第一次採用策展人英裔紐西蘭籍的莫雅拉伊利歐,她將主題分成「聊天室」、「沉默對話」、「直率交談」、「顛覆性爭論」、「勿涉政治、宗教或性!」、「家庭討論」六大區塊。一共網羅有十七個國家,四十三個陶藝家的作品,大膽呈現出陶土的可能性與材質。
雖然無法很透徹的理解設計者想要呈述的理念,就單純的依照陶瓷的形體欣賞創作的美。從中可發現東西方因文化背景不同,所創作的主題、造型、顏色也有極大的差異,其中我最喜歡的就是用陶土捏出一堆不同形象的人物,鮮豔的色彩、奇怪的造型,就像一場嘉年華會繽紛燦爛!
即使不懂藝術,只要用心,也能跟喜歡的藝術品做個沉靜的對話。我想KORERO所要表達並非陶瓷的高深技巧,而是來自不同國家、不同陶藝家對陶土本質的呈現,今年夏天,走一趟鶯歌,與陶瓷一同PARTY!PARTY!
《三鶯之心》
走出陶博館,鶯歌近來又有新的地標──『三鶯之心』。
就在陶博館的對面有一塊三十二公頃的新生地,有一部份才剛綠化整頓好,不遠之處怪手還繼續開挖著。這裡已被城鄉發展局設計為「三鶯景觀工程藝術工作坊整體規劃」,投入金額高達一億兩千萬,將結合園區文化、藝術坊、美術館、展場、水上舞台及大片花海串連的自行車道,原本荒蕪的河岸,將來將變成鶯歌藝術水岸公園。
目前完成的部份是國內四位知名的藝術家創作的大型陶藝作品,其中以「坯」為最大型,寬有25公尺,高度達15公尺,是一座遼望台,可遠眺三峽群山環繞的美景。設計師林舜龍所想表達的是陶瓷是結合土地、水和人類經驗的累積,也代表兩百年來鶯歌一頁璀璨的陶藝史。隨著「坯」的螺旋走進去,頓時發現自己的渺小,站在其中的我,就如母親胚胎裡的嬰兒般,感覺安全、溫暖。頭望,蔚藍的天與自然的聲響,生命又回到最初的本質,單純的呼吸著。
另《王者之杖-1804》、《走泥》、《瓷意生活》都是藝術家針對鶯歌兩百多年來的陶瓷歷史所做的陶瓷作品,結合不同材質,散落在起伏的綠色草皮上。三鶯之心僅是規劃的第一步,未來的她會是什麼模樣,就讓我們耐心等待吧!
【DATA】
名 稱|鶯歌陶瓷博物館
地 址|台北縣鶯歌鎮文化路200號
電 話|02-8677-2727
交 通|
火車:
◎由文化路出口出站右轉,即進入文化老街商圈,沿文化路步行約6分鐘可遇見鐵軌涵洞,右轉穿過涵洞隨著指標3分鐘可達陶瓷老街(尖山埔路),左轉順走文化路3分鐘可達陶博館。
【參考網站】
【延伸閱讀】
播放影片時,可將下方音樂關閉。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