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三年以來,在部落格裡發表不少關於閱讀的心得。起初,只想藉由撰寫讓自己去思考,逐漸的,在撰寫心得的過程當中,慢慢懂得如何閱讀一本書,也在心得裡添加許多自己的想法。沒想到確有格友告訴我相當喜歡我的閱讀誌,即使他無法花很多的時間閱讀書籍,也可藉由閱讀誌大略了解書的內容,甚至會因為我的推薦,成為他購書的首選。
真的很感謝格友的支持,其實聽到他這麼說的時候,內心稍稍有些責任。有人說閱讀是件很私密的活動,而我總是用很零散的時間閱讀,每月總有自己的進度慢慢進行著,但面對每個月所讀的書,少則六、七本,多則十幾本,每當要從中挑選寫成心得的時候,我會開始想:「這適合推薦嗎?」
有時候自己喜歡的書,並不代表別人就會喜歡,有時喜歡於一種文字中的一種感覺,我想用「對味」應當可以形容吧!所以每寫出來的心得,並非是客觀的,我經常用自己的角度評判,用自己的經驗訴說,這成了Eureka式的風格。
有次跟朋友聊到,他說書籍的心得撰寫不易,起初我並沒有強烈的感覺,畢竟寫心得成了我的一門作業。後來仔細想想,撰寫心得還真不容易。首先書籍本身要能感動我,然後再挑出書中的主題,提出此主題的觀感,從中還要閱讀別人所撰寫的心得作為參考,融會貫通後寫出自己的東西。或許聽起來還挺費工,但這真的是我撰寫心得的流程,所以也不是每本書都能寫出感想。
尤其最近,一但遇到真的好看的書的時候,發現自己還真不知怎麼介紹,不由得想用「好看」二字來形容。就像這本由譚恩美所寫的《接骨師的女兒》這本書,幾乎每到書局總會不經意的看到,書名總是吸引著我,卻始終沒翻過他。這天我在圖書館晃了很久,想來想去都不知該借何本,此時眼光又對上這本書,當我在猶豫之時,手已拿下它。
身為女人,除了女人的角色之外,其最重要的便是扮演著「女兒」的角色。我來自傳統的家庭,雖然母親算很開化,但在情感的表述上,仍是保守。平時表現關心的方式總是拐了好幾個彎,不然就用責罵的口吻來表示,小時候,總覺得母親一定很討厭自己,長大後,才體會到,這就是他們表達愛的一種形式。和多數早期的台灣父母一樣,他們總是省吃儉用,為了子女默默努力著,「愛」是含蓄的,不容易體會的。
但母女之間的情感,相當微妙。所存在某種的愛恨情仇,卻很難用三言兩語道破。母女之間的情感就像一場拉鋸戰,女兒愛著母親,卻又擔憂步上與母親相同的命運;母親深愛自己的女兒,希望在女兒身上找尋屬於自己的特性,卻又擔憂遭遇上自己的不幸,所以不斷拉扯她步往自己奢望的路途,卻偏偏此時女兒又走上另一條路。
《接骨師的女兒》這本書在母女之間那種矛盾的情感處理的相當好。露絲是璐琳移民到美國後再婚所生的女兒,從小接受美國文化的東方人,在某種程度上而言,已是道地的美國人,但深藏在血液中的東方文化,卻是她永遠脫離不了的。
母親璐琳出生於一個製墨世家,最親近的人是從小照顧她長大的啞巴保姆寶姨,一次衝突中璐琳的言語無意之間傷害了寶姨,導致寶姨自殺。從寶姨的手稿當中才發現,她才是她真正的母親。因為寶姨接受的是男性的教育,有著男子般堅毅剛強的個性,也其性格,導致她未婚夫及父親在她舉行婚禮當天相繼死亡,寶姨因為身懷六甲,所以沒步上死亡一途,卻開始她悲慘的一生。
寶姨死後,璐琳從被送到孤兒院,卻開始她新的人生。她接受中西合併的教育,在戰亂不斷的時代中,認識了第一任丈夫,卻因為戰爭,天人永隔。她和妹妹先後到了美國,璐琳的第二任丈夫也因車禍身亡。一連串的不幸,璐琳相信是因為她害死了寶姨,而寶姨的靈魂總圍繞她的身旁,不肯原諒她。在一次意外當中,以為女兒露絲能夠通靈,三五不時要求女兒和寶姨溝通,祈求寶姨的原諒,詛咒、鬼魂在她心中其實形影不離。
這三個女人的一生,串起這一個故事。寶姨和璐琳都通過文字來向女兒傾吐往事,從小生長於美國的露絲通過翻譯終於了解了母親,因看見母親過往的故事,同時體會了宿命,多年來的隔閡與不諒解終於得以消失湮滅。
中國人很相信宿命,總覺得老天冥冥之中自有安排,這與美國文化有很大的差異,本書用東西方文化來訴說差異,譬喻母女之間的隔閡,源自於「不了解」,因為文字語言的差異,逐漸成為鴻溝,讓彼此跨越不過去。其中,寶姨因自殺未遂燒傷了臉成了啞巴,而露絲卻總在某一段時間也無法開口說話,不能說話文字就變成唯一溝通的方式。寶姨因了解中文字的美,而出身製墨世家的璐琳更能體會文字所傳達的意思,這三代除了語言之外,某些時刻全用文字表示內心感受。
當我在閱讀此書時,內心不禁想讚嘆:「譚恩美的文字實在太具有魔力!」總是會讓人不斷的想深探更多。中文字裡其中的奧妙,譚恩美將其用在書信裡頭以及人物的命名上面,這點可看出作者於故事當中的鋪陳是相當用心,前後的應照讓故事更為完滿。但這般的故事架構,讓讀者可享受閱讀的快感,卻感覺在結尾當中,收的太快速了些。雖然故事的主角看似是露絲,其實在第二部璐琳的手稿貫起了前後,才是故事的軸心。璐琳害怕露絲步上與她相同的宿命,苦苦隱瞞真相,卻不知就是因為怕,所以事情必然發生。就像露絲發現自己無法真的去獲得別人的付出,當別人真心對她好的時候,總是推卻。這一點她明白是來自於母親的緣故,璐琳總讚嘆自己命苦,在不知不覺當中,認知就讓自己步上此路。
這故事與譚恩美本身的家庭相似,我想一個人的經驗很容易呈現在故事之中。略不談論其中之關係,譚恩美《接骨師的女兒》揭開母女之間文化、語言、觀念的差異,並探討移民文化。或許是著重於母女情感的書寫,在男性角色力量弱很多,從璐琳的丈夫與露絲的伴侶,都能看出是陪襯性的角色,其特色較不明顯。其實從中可發現,中國雖然是一個男性主義的社會,但實際上女性的影響與主宰能力去高於男性,像這樣的一個故事,能夠精確抓出東西方的文化差異,功力確實厲害,有機會可去圖書館翻來看看。
作者:譚恩美/著譯者:施清真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02/03/25
延伸電影: 《喜福會》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