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初,走近苗栗苑裡,陽光豔麗地灑在隨風搖曳的翠綠水稻上。一陣風吹來,帶來兩隻雪白的蝶盤旋,隨即又隨風飛走。
是多久不曾看見這麼大片的稻田了。還記得小時候,最開心的就是可以回到三峽鄉下過年。那時從台北回到三峽要轉好幾班的公車,總覺三峽是個很遠、很鄉下的地方。下了車還必須走一小段路,路的兩旁就種著綠油油的水稻,山很近,鳥叫聲旋繞頭上,伴著青蛙一唱一和。
哥哥總會帶我去溪邊抓青蛙,挖蚯蚓,鄉下的一切對我來說實在有趣極了。經時間快速轉動,我所認識的鄉下已沒有稻田,小鎮繁榮起來,隨著大批的光觀客來到,那份鄉下恬適也顯得刻意。老街的興起,大學的建設,把那些曾是稻田的土地蓋滿一棟棟名字很有異國風味的社區,有時我走在這裡,覺得自己更像是外來客,拼命的回想著,到底這以前是什麼模樣,深怕自己遺忘那走在田間小路的滋味。然而,回過頭,卻已成灰色的寬大馬路,寫著以前不曾存在過的路名。
爬往「華陶窯」的這段小坡路上,不斷的回想起家附近那條清澈小溪,夏天在那裡抓著小蝌蚪,冬天跟母親去洗衣凍紅的小指頭。也曾跟隨記憶去追尋那條溪水,抵達那裡時,只見溪水乾涸,推滿色彩艷麗的寶特瓶及丟棄的垃圾,我錯愕許久,就再也不曾去過那裡了。
走過稻田,遠遠的就能看見紅磚黃土砌成的「華陶窯」,在一片綠樹的環抱下閃耀著紅色的光芒。走近,高聳的樟樹身上附生於上的原生白色蝴蝶蘭,就像百隻蝴蝶般張開翅膀的迎接我們的來臨。
許久之前就很嚮往來華陶窯走走,卻因所在位置公共交通相當不便,遲遲未動身前來。對「華陶窯」既定印象很模糊,這一腳踏進,才發現他與鶯歌陶瓷老街大相逕庭。「華陶窯」是由陶藝家陳文輝在1984年創立,陳文輝先生在早期熱衷民主運動,曾是個政治犯,也當過立委。走過政治這條路,讓他看見台灣除了政治與經濟之外,人文與創意才是未來台灣最重要的價值。
二十五年前他便意識到這一點,帶著妻子回到故鄉苑裡,展開人生華麗的冒險。我之所以稱他「華麗」事因經過二十多年後,華陶窯終於像是一朵盛開的花朵。然而,我們只看見別人成功的果實,在這成功的背後,是他們勇敢拋棄人生包袱,一磚一瓦慢慢建造而成。
「華」是花的古字,「陶」就是陶土、陶瓷,「窯」就是燒窯,這就是「華陶窯」名字的由來。解說員簡潔的介紹著,並發給我們一人一個陶瓷做的鏈子,這就是華陶窯識別證。
從很多細小地方就能看出華陶窯是帶著藝術家堅持建造而成。建築創意是以台灣多元的文化特色為構想,因台灣屬殖民文化,經歷荷蘭、中國、日本的統治,又因是海島民族特性,衍生出台灣獨一無二的文化特色,陳文輝以這樣的概念,具體而微的呈現出近代台灣建築景觀的工法與美學。所以在「華陶窯」能看見中國閩南古樸的三合院,荷蘭式紅磚牆,日式的黑瓦,及傳統的木門,從建築中就能看見台灣被殖民的軌跡,巧妙的融合其中,傳統中散發著異國風味。
在建材部分,用的是大安溪石,經由工具頗開,呈現出石頭本身的紋理,塑造出特有的河岸景觀。四周隨處都可發現木桌可供遊客休息,這木桌採用廢物利用,是用早期牛車的車輪,與廢棄的木造電線桿做成,到處都可發現這細小的驚喜,在古樸極簡的風格中,看到陳文輝對華陶窯的堅持。
我發現商人與藝術家最大的差別,就在於「妥協」的程度不同。「華陶窯」能成為出台灣首座的推廣現代柴燒藝術的人文窯場,就在於陳文輝認為有些事情可以妥協,但有些事情卻不能妥協。很多人看他覺得有如「愚公移山」,甚至懷疑這樣做真的會成功嗎?
曾在政大聽了一場陳文輝的女兒,也是華陶窯現任執行長陳育平小姐的演講。華陶窯十多年來雖有名氣,但單單要靠創作陶瓷維持營運實在不容易。她思考著華陶窯未來步伐的走向,這沉重的包袱,讓她步步為艱,這從小伴她成長的地方,要如何改變?於是她選擇用新的思維與角度來看待父親創立的華陶窯。如今華陶窯結合商品、觀光、體驗和這二十多年的文化,吸引民眾探訪,她讓華陶窯也能走入一般人的生活中,當人們來到這裡,可以拋棄沉重的包袱,靜看遠方的鐵鉆山,品一杯茶,賞一朵花,體驗真正的生活。
呼吸這裡的空氣,賞著這裡的景色,確實可以感到「慢」所帶來的快樂。因為慢,所以看見蝴蝶飛舞,聽見蟲鳴的不同層次;因為慢,所品嚐的茶,似乎在喉間呈現出不同層次。
時間到了,肚子也餓了。為了不浪費任何食材,所以要品嘗華陶窯的餐點必須先前電話通知訂餐。我們此次吃的是「經典割稻仔飯」,也就是傳統農村的餐點,每一菜色都是用大型陶碗裝盛,可選則香噴噴的白米飯或傳統白米湯以及米粉湯,菜色包涵大白菜、滷豬肉、滷豆乾、菜埔蛋、高麗菜、土雞肉等等,各式的菜都可任意夾取。
吃著傳統的飯菜,遠眺翠綠的景色,微風徐徐吹來,細嚼品嚐每一口食材的甜味,在口中慢慢散發開來。平常上班中飯總是吃的很快,趕著趕著就無法細細品嚐每一口食物的味道,但是在華陶窯吃著最平凡的家常菜,每一口滋味特別不一樣的,特別香甜。
吃飽喝足後,便拿著相機到處亂晃。華陶窯設有商品區,擺放著許多創意商品,因真正的柴燒作品價格不斐,一般觀光客則很難掏錢購買,所以這裡擺放很多電燒的作品,價格也相對便宜。一直以來就很喜歡華陶窯的作品,簡單的造型中,呈現簡約的線條美,柴燒的作品則每件獨一無二,値得收藏。
然而我最喜歡的就是這裡隨處都刻著詩句。「小亭門向月斜開,滿地涼風滿地苔。此院好彈秋思處,終須一夜抱琴來。」這是白居易的《楊家南亭》,在此處讀詩特有趣味,咀嚼著文字的美,一字字都隨著風輕輕飄散。
稍稍能體會古人作詩、唱詩的那份閒適,若有此環境,我想人人都可以是詩人吧!
向前走去,來到之前存留下來的柴燒登窯,俗稱『目仔窯』,解說員說著過往柴燒的種種,我也只能想像無法體會。在華陶窯花與陶幾乎密不可分,隨處都能看見美麗的陶瓷器皿插著花朵,隨時都能看的入迷,拍的恍神,原來美這樣令人迷戀、流連。
可惜,尚未見到此處落日彩霞之美,必須踏入歸程,帶著被自然療育的身心,以及在這裡做的一個硯台,必須離去。下次,我一定要留到最後,凝望日落,以及秋日的最後一片楓葉。
再見了,我迷戀的花與陶。
【DATA】
名 稱|華陶窯
地 址|苗栗縣苑裡鎮南勢里2鄰31號
電 話|037-743-611
交 通|
自行開車:
◎國道一號:由三義交流道下,再轉接13省道(往大甲、苑裡方向),至55公里處右轉接縣道140往西走,約至12公里處路口右轉,再行駛約1.8公里即可到達停車場。
◎國道三號:由苑裡交流道下,再轉接縣道140(往三義方向),至130甲縣道10.5公里處紅綠燈路口左轉, 約行駛2.5公里可看見華陶窯停車場。
大眾交通:
◎於台北搭乘巨業交通往頭份、沙鹿線,於苑裡火車站前下車,再轉乘苗栗客運往水門方向客車,至「華陶窯」站下車,即可到達。(或轉乘計程車亦可到達)
◎於台北搭乘豐原客運車往豐原線,於三義裕隆汽車站下車,再轉乘計程車至華陶窯即可到達。
火車:
◎搭乘台鐵火車『海線』於「苑裡火車站」下車,再轉乘苗栗客運往水門方向客車,至「華陶窯」站下車,即可到達。(或轉乘計程車至華陶窯亦可到達)
◎搭乘台鐵火車『山線』於「三義火車站」下車,再轉乘計程車至華陶窯亦可到達。(此線無公車可到達)
營業時間|
備 註|華陶窯每天均有入園人數流量限制,建議以預約登記的方式入園,以確保您的權益。
【延伸閱讀】
陳育平《原鄉時尚》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