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中尚未崩壞的部分

生是什麼?
死又是什麼?
生氣蓬勃地活著就是生氣蓬勃地死去!
但是人為什麼要活著?
是為了喜歡的人還是為了追求平凡幸福的生活?

  生與死一直是許多文本喜愛討論的問題。當人類還在盲目信仰上帝生存時,尼采卻高喊著上帝已死,人類從神裡脫離出來,丟棄了信仰之後,生與死的議題有了新的認知。

  許多的勵志書籍都在提醒我們如何學會「活在當下」認識生命的可貴,但為何在認清楚生命的同時,仍舊無法改善自殺率的增加?我喜歡書裡寫的一段,「『為什麼不自殺呢?』我想,那大概是如同自己沒有權利和資格剝奪他人的生命一樣,只不過沒有剝奪自己生命的權利和資格而已。」多數在探討生的意義,白石一文反倒用「我為什麼不去死?」來詢問讀者。我們是用什麼角度來思考死亡?如果生命的開始就是要邁向死亡,那麼生命的意義又在於何處?

  這不是一本很容易閱讀的書籍,雖然故事述說的是一位男性因從小就被母親遺棄,從那時刻開始,心中某個部份就開始慢慢崩塌。內心早已不相信女性他,又是如此的與生命中出現的三位女性緊緊結合,她們各自填補了他心中遺失的部份,在他認為一切都已崩毀之時,卻已悄悄的在生命中建立起一個新的自我。

  這本書裡每個人物性格分明,一切從主角開始串聯成一個小小的群體。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價值觀以及生活方式,卻也因此相互碰擊出火花,看似毫無關係的每個人,也都緊密的聯繫著。這讓我想起朱少麟的《傷心咖啡店之歌》,故事就在主角的引領之下,敘述每個人對生命的態度,而每一句對話都能令人陷入深深的沉思當中。

  其實每個人心中不都有崩壞的部分嗎?當人性已被社會化的時候,往往都已經失去原我。而所謂的「我」就像飄浮在浩蕩的宇宙中,毫無重力停留在任何一物,那種使不上任何力氣的窘困想必人人皆有過吧!

  因主角因從小就被拋棄,造成他內心的恐懼逐漸演變成對生命的一種疏離與冷漠,在擁抱孤絕及缺憾的同時,體驗寂寞、死亡、感到自己將全盤崩壞,活著是一件很困難而無聊的事情,他想選擇死亡。於是開始問自己為什麼死亡,而死亡的源頭便是懷疑為何來到這個世界。

  「生子就是把那孩子推向死亡的行為。」

  女性孕育生命乃是一種生機,但這裡作者不但不這麼認為,開始批評女性對於不願來到這世界的生命而言,是一個謀殺者。對於賦予生命本身不該是一時興起,而該深思其事件背後存在的意義。

  這讓我想起墮胎與人權這個議題。尤其目前社會性觀念的開放,性經驗年齡不斷的提前,不論是未成年生子或是未婚生子都成為現今的社會問題。女性有權力去孕育生命,但有沒有權力去扼殺生命?再來,對於這個生命,女性能否認知這個問題並對此負責呢?雖然作者很不公平的將生育的責任都歸屬在女性身上,但身為女性,我們對於上天賦與給我們的生育能力,是否更該深思賦予生命本身這個問題,而不該將此特權,變成一種任性。

  其實在看這本書時感到有些辛苦,而所謂的存在主義或是神學中的輪迴的觀念都跟我們如此貼近,並無絕對,也不對立。人類還是必須承認許多事情事無法用科學解釋,而我們也無法證明神是真的存在。何謂生死,在我看完此書後若入沉思,我想改天會在攤開它再次感受。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urek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