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候所-07

  每天上班前,是否習慣打開電視看看今天是晴、是雨,該擦防曬還是該帶把傘。而今的便利,實在難以想像19世紀後期,氣候的觀測是架設在燈塔上,直到日治時期明治29年(西元1896年),台灣總督府發佈在台北、台中、台南、恆春、澎湖五地設立台灣第一批的測候所,而後又在台東、花蓮港、宜蘭、彭佳嶼、新竹、竹子湖、紅頭嶼、日月潭、大武設立,台灣的氣象就在此時奠立基礎。而回顧百年前的氣候所,經過時間的流轉,有些已損毀、有些已改建,而留下來的經過修建之後成為國定古蹟。 

  而位在《台南文學館》後方的圓柱狀建築就是俗稱『胡椒管』的台南測候所,是全台唯三的胡椒管建築,如今僅有《台南測候所》原汁原味的被保留下來。其實《台南測候所》最早則在明治30年(西元1897年)在天公埕街官有家屋(今天壇北側)設立「假測候所」(臨時測候所)進行觀測,同時進行籌建工作。於隔年明治31年(西元1898年)搬入現在的位置。

  以農立國的台灣,其氣候的變化對人民生活的影響可說非常之大,上回介紹過台南的風神廟,我們可知自古以來人民無法預測氣候的變化,只有求得神明的庇祐,求得內心安穩。雖然至今人類仍無法控制氣候的變化,但有了氣象的預測,至少可以提前預防準備。

  在走進《台南測候所》才得知,早年的氣象觀測需要工作人日以繼夜的氣象觀測,並以手工方式將勘測的紀錄寫下,再繪製等值線成為天氣圖,不但繁瑣也費工費時,這般手工的程序直到1989年才有重大的轉變。 

測候所-05

  回想工業科技的急速發展,集中在一、二戰時期,台灣的氣象發展也不例外,再二戰期間(西元1938年~1945年),為了配合軍方航空作戰計畫,台灣各地的測候所進一步的收集高空氣象資料,提供給軍方能更有效的作戰,可見戰爭看似毀滅,也有著新生的面向。

測候所-01

測候所-04

  這棟管狀的建築,台南人稱他為「胡椒管」,這般有趣的形容越看越覺得幾分神似。其實這樣的建築造型並非著重於造型上的趣味,而是基於機能上的考量,因空間上的規劃必須兼顧動線,如此才能機動掌控資訊。而其中風力塔是觀測的要角,必須配置得宜才能發揮功能,而胡椒管圓形的建築,風力塔就設在建築中間,以俯視來看,就是以三個同心圓所組成。最靠中心的中心圓兩側設有圓形拱門,屋塔以螺旋狀向上延伸也就是風力塔,不過因為禁止進入,無法登上風力塔一探究竟。

測候所-02

   向外算去的第二道及第三道同心圓間區分為幾個事務空間,而今展示著許多古老的探測機器,其中有一個探測地震的地震儀就必須放置在完全水平地面及密閉空間,藉由錘擺的震動由筆針紀錄震波。另外還保有早年的氣象紀錄,可以更清楚的知道整個氣象的發展軌跡。

 

測候所-03

  好似難得有觀光客走入,講解義工非常熱情、認真的一一為我們講解,他說:「分割成十八等份的圓形建築,每一個夾角為20度,每一扇窗戶都是油壓方式,不需花太多力氣就可把窗戶拉上。」一邊說著,仍一邊動手示範。若不是他每一個細節都細心講解,我這個外行人哪能看出什麼端倪呢!

測候所-08

  說著、說著,他領著我到外頭的樹蔭下,指著那棵樹說:「這株就是蘋婆樹,夏天時就會長滿蘋婆果,小孩子時,總會撿來烤來吃,味道就像栗子,散發淡淡的香氣。」

測候所-06

  離開時,夕陽金黃色的光線落在台南測候管、蘋婆老樹上,圓筒狀的建築不再那麼可笑。百年的時光走過,從傳統觀測到現今的科技系統,氣候的變化不僅是個太陽、雲朵的符號,了解前人的貢獻,了解了歷史,很多事物才有了意義。

DATA

名  稱|原台南測候所

地  址|台南市中西區公園路21

電  話|06-345-9218

交  通|
開車
1.國道1→ 台南交流道(327K)→ 東門路府前路南門路原台南測候管。
大眾運輸
◎出台南站至第二出口處轉乘高鐵快捷專車,約30~40分鐘車程可達台南火車站,下車後可沿中山路步行約15分鐘,或搭計程車約5分鐘車程。

◎搭乘1267號公車至民生綠園站、中山路站、孔廟站或開山路站下車

營業時間|週二~週日 9:00~21:00 每逢星期一、除夕、年初一固定休館

【參考書籍】

《台灣建築文化遺產-傅朝卿著》

【參考網站】

百年氣象特展─臺灣氣象百年回顧之初探-秦新龍、黃文亭》

 

Eureka-recommend.jpg

arrow
arrow

    Eurek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