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魂的旅程1.jpg

  歷史的真相是殘酷的,當我們不斷控訴著荷蘭人、日本人欺壓的種種之時,我們不也以相同的手段對待這塊土地的主人嗎?

  最近看了馬偕博士所寫的《福爾摩沙紀事》這本書,裡面記載不少當時在台的漢人與原住民之間的事物,其中一段這樣寫著:「在台灣的漢人對原住民很輕視,和他們以物易物、欺騙他們、並把他們趕到他們的山地據點,對待他們就如同美國對待印地安人一樣。」這一段話便可略知,所謂的文明在某一部份是以欺壓弱勢的一方來顯現自身比對方強大,這樣強勢性的改造,往往忽略被改造者的想法與心態,也摧毀原有文化與語言。

  在進入現代化之前,世界上存在著不同的進化時期,一但進入現代化的社會當中,不同族群就必然被同質化,我們也被訓練的更有秩序、更有法治的社會。但反之,這樣的社會並不代表每個族群皆適合。

  看了《靈魂的旅程》後我才深知,我們都以漢人的社會為典範在制定條文、法規,卻不層替身在這塊土地的原住民為出發點來思考。雖然導演一再的說不想挑起漢人佔領原住民土地的議題,如同這樣侵略原住民土地的情況全世界到處皆有,如在紐西蘭的毛利人也曾建立自己的王國與英國殖民政府抗爭土地所有權,然而毛利人想要回自己的土地進行自治,還是一條漫長的路。

  《靈魂的旅程》採用泰雅族人傳唱已久的「古訓」為故事核心,穿梭在過去與現代之間,引出土地的變化與原住民文化消失的議題。而主角「尤勞.尤幹」在劇中分飾二角,一為古代原住民相傳的祖靈,與現代原民局局長兩種角色透過對話,去思考原住民面對的困境與文化消失的衝擊。

  電影從原民居所被迫搬遷開始,讓我想起三峽的三鶯部落的原住民也有過相同的命運,雖然政府好意將他們遷入國宅內居住,但是這些原住民卻有很多繳不出房租又搬回原處,可見我們的政策仍就站在漢人的角度來考量,使得這些好意一點也幫不了他們。

靈魂的旅程2.jpg

  另外則談到人與土地的問題,當太多的土地空間都拿來蓋高樓之後,這片美好的森林往哪去了呢?當祖靈赤腳踏在都市的土地上,他感受不到泥土的溫暖,聞不到花香,看不見流水。雖然劇中有很大量的泰雅語,但卻覺淂每一句台詞都像詩那樣的美,透過他們口中唱出來的歌曲又如此撼動心靈。

  然而我最愛的則是不浪˙尤幹創作的最後一首歌曲「我所遺忘的泰雅」,曲風混雜著藍調與原住民風格,搭上優美的詞,不知不覺也跟著畫面有些感傷起來。

靈魂的旅程3.jpg

  另外陳文彬把霧拍的很美,真實又虛幻的山林,搭建著泰雅族古部落的樣貌,彷彿在重建原住民他們對自然萬靈的尊重,也是告訴我們應尊重土地以及不同的文化。

【官方網站】

《靈魂的旅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urek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