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話-01.jpg

 無須指針告知一天將盡,獨自站岸邊,日落的餘暉將山谷、海岸、村落一點點的塗上耀眼的金黃色,天邊蒼白的光線逐漸柔和成粉嫩的紅、紫、藍,幻化成絢麗的雲彩,在寬闊的天空裡盡情飛舞。隨著太陽西沉,耀眼的光芒逐漸隱身到山的那頭,留下耀眼的紅,火燒似的燃燒在忠誠門上。 

 民國六三年建造的忠誠門,是樂華村和中柳村軍民的入口,原先有海巡隊持槍站哨,自中柱港落成後,城門再也不是船舶進出的要道。戰爭的火焰,多年前已熄滅,而今,夕陽染紅了獨自在忠誠門上手持槍枝的士兵雕像,振臂疾呼的模樣,孤單的訴說著那當年衝鋒陷陣、一夫當關的戰地故事。 

第八話-10.jpg

  這麼多年過去了,忠誠門卸下防守據點的重任,邊城已荒廢,穿進城門,散落的戰爭意象順著階梯拾階而上。

第八話-07.jpg

 長長的影子落在長長的階梯上,左側是天后宮也是中柳村,右側則有白馬尊王廟與樂華村。本為一條大溝化為階梯,分成兩個村落,但居民們卻緊鄰而居,在午後時經常聚集自家門口納涼聊天。

第八話-05.jpg

  天后宮與白馬尊王廟皆是此處的重要信仰。天后宮裡祭拜的是我們熟知的海上女神媽祖,常保福建廣東沿海一帶漁民出海平安,也是臺灣最普遍的信仰。而位在東引「白馬尊王廟」是馬祖列島最早興建的廟宇,分祀於福建連江,而今成了各島各村最普遍的信仰。關於白馬尊王由來的傳說版本很多,其樣貌都是騎著白馬的模樣,曾多次顯靈解救漁民及水患,居民為達謝白馬尊王的保佑,每年的元宵節後會舉辦白馬尊王出巡、迎神活動,也是此地一年一度的盛事。

第八話-02.jpg

 抬頭望,錯落的階梯十分熟悉,有幾分九份的氣味,所以樂華村又有「戰地九份」的別稱。但樂華村少了九份的細雨濛濛、煙霧繚繞的惆悵氛圍,寬闊的海洋與炙熱的陽光,散發著濃濃海的子民的氣味。

第八話-08.jpg

 掀開島嶼三百多年的開拓史,不難發現,這群與海維生的島民,或許是流著海盜的血脈,總是不斷的與海上勢力展開對抗。或許是陽光,或許是遺傳,東引人黝黑壯碩的體格,有幾分粗獷之感,那豪邁的性格,大聲說話的模樣,總讓人不禁想起《神鬼奇航》裡的人物。

第八話-09.jpg

第八話-11.jpg

 然而最愛的還是樂華村閩東式的老建築,只剩下空殼花崗岩石屋有時間凋零的氣味。攀爬在石牆上的藤蔓展現著強韌的生命力,和早已老朽身軀產生極大的對比,一端正在興起,另一端就走向滅亡,這是不變的定律,也是生命裡最殘苛不堪的面貌。套用在東引這塊島嶼上,戰地地位逝去,是否代表著某種因素正在興起呢?

第八話-04.jpg

 站在階梯上,我凝視著在東引的第一個黃昏,閃耀的金色夕陽慢慢沒入在遙遠的水平線上。一日將盡,小小的樂華村,點上華燈,等待明日旭日再昇之時。

第八話-03.jpg

第八話-06.jpg

 


 【馬祖小教室】

《白馬尊王廟》

 相傳白馬尊王由福建連江分祀東引,初未建廟塑像,後因屢顯威靈,護佑民眾,乃於清順治11年(民國前 257 年)立廟奉祀。早期廟宇規模甚小,濱臨大海,易受災害造成毀損。其間經歷多次修葺、整建。

 民國76年軍民集資整建,始奠定今日之規模與型態。白馬尊王為東引島之主神廟,香火鼎盛,信徒眾多,為東引廟宇中最美侖美奐的廟宇。

 廟楹聯云:「白馬座上顯靈護社稷,尊王爐下蒙庥得安寧」、「 勝蹟千秋仗神恩長佑眾生福祉,雲山萬里策駿馬永保軍民平安」。

祀神傳說:
 一、清初甲午之春,漁民四老一少泛舟出海作業,突遇狂飆巨浪滔天,正舟將傾覆,千鈞一髮之際,忽睹素服長髯老翁駕雲降臨,施法解難,歷劫漁民得慶生還,是夜,後夢髯老曰吾尊王也。
 二、民國88月朔月,長邑海嘯,平地水深二丈,毀屋逾千,溺斃人畜無數。尊王適在慘重災區掛袍貼金,及退潮時,置於木楻上之塑像,竟滴水不沾,引為奇蹟。
 三、民國14年桂月,船載新掛袍之尊王,途中船底罅隙滲水,諸物盡濕,獨尊王衣冠光熠如新。
 四、民國55年艾麗絲颱風肆虐,廟宇坍塌,片瓦無存,惟尊王暨夫人聖像安然無恙,舉鄉皆知,嘖嘖稱奇。(摘自白馬尊王廟重建碑誌)

祭典活動:
 白馬尊王迎神遊行是東引島年度的大事,其時間由農曆正月十七中午十二時起。首先展開迎神遊行(出宮),白馬尊王與夫人從本廟出發繞行全部鄉境,最後借宿天后宮。正月十八,信徒準備三牲祭品至天后宮擺暝,當晚六時起,進行夜間遊燈活動(僅南澳地區),次日(十九)下午尊王與夫人起駕,依反方向路徑回到本廟(回宮),完成元宵整個繞境活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urek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