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校長的回憶1.jpg 

  在鳳林,客家人口佔了百分之六十五以上,轄區十二個里,幾乎每個里都可以找到客家人的蹤跡。以我們所知,客家人多數住在新竹、苗栗、美濃一帶,到底是何時,又是什麼樣的因素讓他們遷居此地?

  鳳林鎮上有兩個必逛的景點,一是「校長夢工廠」,二是「客家文物館」。由於「校長夢工廠」近期在整修,我們也只能到「客家文物館」參觀。

  「客家文物館」佔地不大,原先是鳳林圖書館與老人會館,因東西愈來越多而遷移,這裡就閒置下來。有人覺得這空間棄之不用很可惜,鎮公所就提出計畫,配合當地文化,規劃為「客家文物館」。

  大概這裡平時鮮少觀光客參觀,所以當我們進到「客家文物館」時僅有一位管理員,而且大多數的燈都關著。管理員看我們是從外地來參觀的,很熱心的為我們導覽館內的文化設施及佈置。

老校長的回憶2.jpg 

  「以前我們的祖先多半住在台灣西部,新竹、苗栗等地區,後來因人口增加,工作機會減少,就有許多人紛紛離開家鄉,來到外地工作,成立家庭。在日據時期,日本人為了增加種植甘蔗與製造甘蔗的人力,於是就從西部招攬佃農從事勞力工作,大部分都是來自新竹的客家人。另外日本人為了擴建花蓮港,也徵招不少西部客家人來此工作,這就是比較大規模的遷徙。逐漸的,我們就在這塊土地上居住下來。

  直到民國三十四年國民軍統治台灣,這裡除了客家、閩南、原住民之外,又多了後移民的外省人。不同民族、不同語言、不同習性,這樣差異的民族性格,在這塊土地上生活,變成彼此了解,相互影響。雖然鳳林仍以客家人居多,但經過聯姻,也慢慢的融合起來。」

  在管理員的介紹下,慢慢對鳳林這個地方有了那麼一點點了解。想必當年這些客家人來此生活一定相當不容易吧!東部這個地方又有「後山」之稱,在那個資訊不發達的年代,對原住民的習性不了解,加上許多人進入後山就失去蹤影,因此後山總是矇著神秘面紗。

老校長的回憶3.jpg 

  「後山」這個稱呼以只有兩、三世紀左右,自清朝起東部才形成一個邊陲地區。「邊陲」這兩字有人認為是「淨土」,相對的也令人聯想到「落後」。在當時交通不便的時代,東部確實沒有被工業產業荼毒,如今能保留好山好水供人欣賞。卻也因此缺少工作機會,人口外流,造成城鄉差距大,貧富也相當懸殊。

  在李登輝時代喊出「產業東移」口號,許多建設開始興起,又在近年來觀光產業興盛,並將東部打造成台灣的後花園。以商業利益來看,這樣的訴求確實能稍微改善東部的城鄉差距,也能減少人口外移。要提升觀光,最基本的就是要從交通做起。一條蘇花高到底建不建就足以讓人吵了好幾年,到底商業與環保如何取得平衡,或者說除了蘇花高之外,還有其他的替代方案嗎?

  生活在台北,方便慣了,很難體會住在東部的不便。就如這次的行程,差點就訂不到火車票,除了火車,要抵達鳳林的大眾工具還真的說不出來。加上鳳林的人口銳減,火車的班次也因此減少,要到鳳林除了開車之外,還真的很不方便。政府一邊說要加強觀光人潮,一邊又刪減經費,想必要經營這個小鎮的人也是相當不易啊!

老校長的回憶4.jpg 

  當我們走到客語教學區時,管理員開始以流利的客語唸著,便要求我們也跟著念一次。雖然牌子上有羅馬及注音拼音,卻也要唸個兩三回才比較順。

  近年來政府大力推廣客家文化,客家花布、客家美食、客家電視台,到現在的客家電影,確實讓大家都開始注意到客家文化。客家族群佔台灣人口比例約25.6%,不算多卻也不少,但在台灣普遍使用的語言仍屬國語與台語為主,缺少客語的推廣,造成許多年輕一代的客家人多半已不會說客語。所以政府認為客語的消失便是文化的消失,積極的推展客語,甚至在去年推出「客語能力認證初級考試」,提升客語的普及率。

  管理員對我們說,其實客家話的發音很類似古語,像是p、t、k的音就比較類似隋唐兩代的語言。例如在唐詩、宋詞,以客語唸起來就比較接近古音。所以你們不要小看語言,每一個語言都是經過時代的演變而成,就像現在的火星文,也是因應這個資訊時代而產生。不過這樣容易讓現在的孩子中文能力退化,這樣一來,我們的文化就會消失在他們手中。

  聽到他這麼說,不由得相當認同。尤其在電腦成了人類的工具之後,很多文書都是使用電腦完成的,打字取代了寫字認字的機會,慢慢的對文字越是陌生,越容易遺忘。

  當我們聽著管理員介紹客家的種種文化,不禁地想,到底「傳統文化」該怎麼傳承?我們將「傳統」與「文化」拆開,「傳統」總讓人想到老或舊,而「文化」便是多數人的生活方式所形成的一種型態或習性。如何將老舊的生活型態或習性生生不息傳承給下一代?而或者說,如何將這些過去的文化融入新的文化當中,繼續延續下去來的妥當些。

  管理員說很多人以為是傳統必定老舊、古板,其實既是傳統,就是由我們祖先經驗的一種傳承。他們經由不同時代的智慧累積所產生的結果,再告訴後人,這些決定必定有其道理,或許我們現在不懂,或者不合時宜,但在他們當時遇到的問題,便是用這樣的方式解決。因此很多年輕人聽到傳統習俗便嗤之以鼻,並沒有嚐試,也沒思考這項傳統到底需不需要保存,就將傳統丟棄,逐漸的我們的文化就消失了。

  我很訝異管理員總能輕易說出一番道理,詢問了他的背景,才知道他是鳳林國小退休的校長,目前在「客家文物館」擔任義工。聽說鳳林此地產校長,卻沒想到就在這裡就碰到一個,難怪剛才的介紹如此詳細。

  校長很熱心的又為我們講解著他當校長的經歷,看著他幽默活潑的模樣,讓我也努力的去回想到底國小校長是什麼模樣,樣子和名字是想不起來了,卻想起校長們總是喜愛把講台當成他們發表論述的地方,而當時的我們就在烈日下昏昏沉沉,什麼也沒聽進去。

  此時,門外來了一群人,有些是抱著孩子的夫婦,口中喊著:校長、校長。那應該是校長以前的學生吧,他們的笑聲慢慢瀰漫著個室內,時間彷彿回到童年,畢業典禮那天,校長站在台上講著告別的話語,我和同學都哭了,握著彼此的手。那些話現今依稀記得,但校長的臉,卻再也想不起了。

【DATA】

名  稱|花蓮縣鳳林客家文物館

地  址|花蓮縣鳳林鎮中華路164號(鳳林公園內)

電  話|(03)876-2625

交  通|沿台九線南下至鳳林鎮,遇中和街右轉,即可見鳳林公園,客家文物館位於公園內

營業時間|AM:08:30~PM:17:00(民俗節日休館)

票  價|無

【延伸網站】

《鳳林鎮公所-客家文物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urek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