贖罪


  這部電影改拍於伊恩麥克伊旺的小說。故事由劇中白昂妮的三個時期貫穿,在二次大戰即將發生之際,白昂妮與家人本在豪宅中,過著優渥的生活。他們全家一起共度週末時,長久以來壓抑的情緒因為酷熱逐漸浮上台面,形成一股令人不安的威脅與危險。白昂妮是初出茅廬的作家,這位少女擁有豐富的想像力。在一連串的重大誤會後,她指責姊姊西希莉雅的情人羅比犯下一樁他沒有做過的罪行。這份指責毀了羅比與西希莉雅的戀情,並且讓每個人的生活驟變。

  在本部片的時間點並非直線前進,而採推進再後退、推進再後退的方式,這樣的呈現,更能傳達出主角眼睛所見現實與真正發生的差異,因而產生誤會。因為一切的誤會在白昂妮在窗邊看到的那場脫衣秀開始了,眼見的畫面不代表一切,或許說一個女人的妒意足以讓幻想奔馳,最後白昂妮指控羅比強暴,也踏上她贖罪的人生。


  在攝影與配樂方面可看出導演的巧思,畫面的處理帶著一種單一色調的悲哀,雖如此畫面卻是歡娛的,尤其在羅比和兩個夥伴尋找到英軍兵營那段,著實令人記憶深刻。導演在戰爭的場景佈置了一艘破舊的大船,還佈置了摩天輪、旋轉木馬,讓整個畫面是如此對立且富有嘲諷意味,在殘忍戰爭中的歡娛多麼可笑。這些士兵用槍射殺座騎,一隻、兩隻,極盡的殘忍下畫面轉到殘缺的士乒坐在旋轉木馬上,因為這場戰爭,即使不惜殺人,內心盡是活下來回鄉的動力,所有單純的快樂,都是奢求。導演能在這麼簡短的畫面當中,說出這麼多的話,讓我深佩服其功力。配樂的部分,由打字機的聲響貫穿全片,不需說明,打字機的聲音就能呈述這些畫面都白昂妮撰寫的小說情節。尤其打字機適時搭配音樂與燈光,富節拍的適時出現,替影片增添了張力。


  看這部電影時讓我想起劉德華所演的《大隻佬》。《大隻佬》說的是東方的因果,而《贖罪》說的是西方原罪與神性和人性的中介問題。在西方哲學的思考中唯心與唯物,這兩者對立思想形成了現在兩個生活方式不同的世界,人類不段在這歷史中前進,哲學思想便越應隨著時代而向前發展,方足以維持世界和平秩序。現在共產世界違反人倫,毀滅人性的生活方式,便是不隨自然運行天理流行的思想正軌所產生的反常行為,即是人類思想各走極端,世界失卻一個共同信仰之所致。數千年來唯心唯物思想上爭論不休的大問題,仍舊沒有答案,即使科技在發達,我們仍然看不清真實而該並存


  另一個面相可討論小說中的虛實。曾記得有人問過小說家:「你小說中任務是真有其人,還是虛幻的角色?」這正可說明白昂妮這生中的最後一本小說並非完全真實,而是以一種贖罪的心態給予小說中的人物完美的結局。真實中的她並沒有在她姐姐及羅比面前道歉,一切都來不及了,死亡帶走了他們,因此她的怯懦最終必須遺憾終生。但贖罪是一種內心的煎熬,錯誤並不會因為她的悔悟而改變,時間也不會倒退,這一生她是帶著贖罪的心活著,也須帶著罪惡感走進死亡。她唯一能做的,就是用筆寫下她的罪惡,寫下她的毀恨,杜撰她的道歉與他們的幸福。什麼是真、什麼是假?在小說的世界裡我們能真心投入那人便活了起來。


  這是一部相當內斂的電影,其隱喻性也很強,藉由一段誤會以及愛情故事,將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後那份恐懼與焦慮深刻的刻劃出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urek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9)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