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馬特遺書
  生命是不是一定要承受某種苦痛,才會往心底更深的地方挖掘,進而創作出值得探索生命的文學呢?而為什麼所有經典的偉大文學,總是潛藏某種程度的悲傷?若生命本質不夠沉重,是不是就不會寫出好的文學呢?

  讀完邱妙津的《蒙馬特遺書》之後,心底不斷浮出這些疑問?

  《蒙馬特遺書》是邱妙津的最後一本書,與其說他是書,不如說是寫給情人的二十封遺書來得比較貼切。她在創作完這本書沒多久後就在巴黎自殺。當時她年僅26歲,卻選擇了很剛烈的方式結束生命。

  許多創作者會選擇用自殺的方式結束生命,好像死亡也是他們是因為作品本身的價值,還是因為創作者自殺而更增添他作品本身的某種神秘色彩呢?  剛剛說過這是一本寫給情人的二十封遺書,本書的內容大要是描述一名在法國求學的臺灣女留學生Zoe"的愛情,Zoe"是一名同性戀者,在她與愛人「絮」在法國共同生活了八個月之後,絮離開了Zoe"回臺灣,基於對這份情愛的重視與絮的離開帶來的無盡痛苦折磨,Zoe"寫下二十封遺書。

  書中充滿對生命、感情的質疑與吶喊,藉由書寫的過程,重新審視自己內心的感受。情人的背離產生時而悲傷、時而憤怒之情,充分顯露女同性戀的愛情裡的愛慾與矛盾。

  起初在閱讀這本書時很困難,胸口有如大石壓住。太過深沉、孤獨,每個字相互交織生命的圍籬,把她緊緊的困住在囚牢之中。


  第一次接觸到女同性戀文學,起初難以理解女同性戀裡的情慾,如何面對愛情裡帶來的甜蜜與苦痛。直到闔上這本書後靜靜沉澱,才理解到不管是同性戀或異性戀,都會遇到愛情相同的煩惱、相同的痛苦。


  撇開這故事裡的真實與否,以一位女子寫給深愛的人的最後一書來看,文字裡面除了書發內心對愛情的期望、失落、憎恨、懷念,一字字都像在拆解自己的肢體那般,血淋淋的令人深刻。看到她對愛那樣徹底的付出,然後在愛情離去後,又逐漸走向毀滅。確實深刻的感受到愛情本是她的支柱,在情人離去之後,剩下來的,只剩空洞的靈,恍惚的生命頓時失去方向,失去意義。


  對於旁人,看似無意義的喃喃自述,都是生命當下最真實的感受。我想每個談過戀愛的人都知曉,與情人分離後的那種痛苦,當下彷彿每個細胞敏感程度都被過度放大,一首情歌、一個曾與情人走過的地方,都是傷痛的回憶。有人勇敢走過,也有人無法跨越。


  愛情是美麗的,但越是美麗的東西,往往就越傷人。這是許多人都學不會的一門課,多半都在一次又一次的經驗裡,學習著受傷,然後成長。都在付出當中獲得代價,這代價也需要時間的證明,才能讓心更為茁壯。當下以為跨越不了的傷痛,到後來也能雲淡風清。有人說是時間沖淡一切,我卻覺得是在反省當中獲得答案也獲得解脫,當能放下所有的不甘心時,也沒有什麼能讓自己沉溺在難過之中。


  對於邱妙津這樣文字能如此細膩的一個作者,我感到惋惜。其實我反而更希望《蒙馬特遺書》只是她愛情見証的一種形式,多年之後她又是如何看待當時這段感情?或許也會覺得年少輕狂,知道愛情並非生命所有的一切,也不會踏上死亡一途。


  我覺得用信件傳達心意是一件很美的事情,透過文字,有時能更貼切的傳達內心的感受。但往往速食時代的速度毀滅了很多美的東西,就像愛情也是如此,速度之下,愛情只剩感官刺激,而失去對愛本質的思索。我從邱妙津的文字裡感受到那股強烈而又不可得的愛情是壯烈的,但壯烈之中是否也強烈到失去愛情的分寸呢?能真的作到拿捏得當實在不易,若能真的用理智在談戀愛,那樣的愛情也將失去熱情。所以說,為什麼愛情永遠是寫不完的話題,在每個時代都有過屬於那個時代的代表形式,但不變的,是愛情的本質。


  最後,我不想用“美”來形容遺書,在《蒙馬特遺書》我寧可看見的是一個人曾經愛過的證據,那樣織熱的情感下,那麼真實的自己。無論愛情的結局如何,至少代表自己當時是認真的對待彼此,唯有真正愛過、痛過、活過來了,那才是真正的美吧!

  

《蒙馬特遺書》


作者:邱妙津


出版社:印刻


出版日期:
2006/10/13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urek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