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鐵塔

  每一座城市,總有一座代表性的塔。巴黎鐵塔、東京鐵塔以及台灣的101,高聳入雲的尖塔孤單的指向天上,這是否代表人類不甘於上帝摧毀的巴別塔所建造的呢?

  「那像是陀螺的芯,準準地插在正中央。插在東京的正中央、日本的正中央,插在我們夢想的正中央。
  有時候,空閒的神會把手從空中垂下,把它像發條的螺絲一樣咕嚕咕嚕地轉,咕嚕咕嚕、嘎吱嘎吱地,我們也隨著一起轉。
  像是門燈上聚集的蚋蚊,我們也聚集了過來。追求那未曾見過的燈光,被緊緊地吸引了過來。從故鄉坐火車一路搖晃著,心也搖晃著,就這麼地被拉了過來。
  有人被彈了開來,有人被吸了進去......」

  這本小說一開始便這樣寫著。所有迷戀東京這座城市的人們,懷著一種夢想,深深的相信來到東京就能完成他們心中的夢。

  這是本以「母愛」為主題的小說。以作者前半生的自傳體小說,從小時三歲前與父親、母親一家三口共住的記憶,一直寫到母親罹患癌症至過世,用點點滴滴的生活紀錄側寫母親對兒子無盡的愛與關懷,全書行文令人笑中帶淚,文筆幽默感人。不僅寫母親的親情,也寫與阿嬤、外婆的祖孫之情,以及在那個物質不富裕的時代,兒時玩伴的父親對自己的關懷。

  雖然故事的劇情看似有些老套,但真正的人生並不像電影那樣夢幻,而是夾帶著許多酸甜以及後悔。這部日劇我看了三次,每次還是會為了劇情而感動流淚,以為這樣就能對故事有了免疫,看小說時,卻還是忍不住在書局用掉一包面紙。

  參加讀書會的時候,我們會經常討論什麼樣的書才是好的文學,但在我心目中,一本好書並非擁有好的文筆、好的結構即可,真正重要的是,故事能否真的感動人。為什麼我會被這故事感動,或許剛好我跟作者都曾就讀美術學校,有相同的感觸,更或許我的母親也相同的為家庭為兒女不斷付出,也曾罹患癌症。就像故事裡的母親為了兒子的夢想不斷努力,而身為兒女的我們,因為有了他們的支持,所以才有了不顧一切往前衝的動力不是嗎。當我們追逐夢想的時候,不彷也回頭看看,那曾經心中的巨人,已拖著疲憊的身軀,面貌已隨著時間的痕跡逐漸蒼老。

  繁華的台北與東京相似,每年總會湧入幾萬個剛畢業滿懷著夢想的青年,又有多少帶著失望離開這裡?從小我就生在台北,每當過年的時候,就會羨慕那些有故鄉可回的朋友。過年時的台北是座空城,車少了,人也消失了,那時總會覺得台北特別大,特別孤寂。

  一直無法理解每年湧進城市的那些人,難道只有台北才有他們的夢想嗎?直到有一天朋友對我說:「我們鄉下就業機會很少,大部分的人在讀完高中後,就打算來台北發展。其實也沒有為什麼,因為那裡每個人幾乎都這樣。」朋友是住在雲林某個偏僻的小村落。那裡沒有百貨公司、遊樂園以及咖啡館,那些我們認為稀鬆平常的東西,對於他們而言都格外新奇。當年的他像個土包子帶著幾樣行李就來了台北。他說台北像作遊樂園,繁華的霓虹將整座城市照得閃閃發光,那時的他沒多久就愛上這個地方,因為台北實在太有趣了。

  其實他們忘了,美麗繁華的外衣下,潛藏著各式的陷阱。要是一不小心到了進去,就像黑洞一樣難以自拔。

  故事裡的雅也夢想著去東京就讀美術大學,總以為到了那裡,他的才華就會被看見。未來正在那裡發光發亮,像東京鐵塔般的引人側目、令人迷戀。但真實並非如此。進入大學後,他發現東京人材濟濟,自己像個說大話的小孩,真實的世界並非如自己想得那麼簡單。在這麼競爭的城市中,只有努力是不夠的,需要很多因素才能朝向真正的成功之路。

  一個人深知努力也未必有結果,大多會選擇放棄。這座花花城市太過美好,迷幻了這個來自鄉下的孩子,他拿著母親辛苦賺來的錢,開始揮霍。不但最後學業一踏糊塗,甚至每日沉溺在飲酒作樂當中,最終還負債累累,連回家探望臥病在床的奶奶的車錢也沒有。

  有時候夢想跟現實的差距大的嚇人,回想起20歲當年我的夢想至今也沒有實現。朋友說:「所謂的成長就是懂得妥協吧!」難道當年那股不服輸、不為艱難的氣勢以消失了嗎?當年那些看不慣的虛假面貌如今也習慣了嗎?如果...如果再過個十年,我們也會變成那副虛情假意的模樣嗎?然後也跟著年輕人說:「唉!別太衝動,忍一忍就好了,反正這個世界就是這樣。」

  不!我一點也不想變成那種矯情的人。在我還有一絲活力跟這社會抗爭,還堅持著一股信念的時候,絕對不墮入。只是這些話在十年後看來,是否也覺得非常可笑。

  這故事有很多令我感動的地方,其中有一段在我看過後,總是回繞在腦海中,無法遺忘。直到最近母親因為在工作出了意外後,那一幕忽然躍上腦海,更深切的體會作者當時的心情。

  那是雅也最後一次帶著母親去醫院,當時的他並不知道這將會是最後一次。他們在紅燈前停下腳步,母親望著遠方的東京鐵塔跟雅也說有機會一定要去東京鐵塔上面看一看,雅也笑笑的安撫母親說,等她病好了一定帶她去。當時母親心裡大概知道這個願望應該實現不了了,而雅也卻覺得母親能幸運逃過上兩次關卡,這一次一定也能克服。

  綠燈亮了,他看著母親的背影,不知道哪時候她變得如此瘦小。還記得小時後母親總是很高大,而他是那麼的倚賴著母親,如今這幅畫面的主角已對調,不知何時自己已大道能扛起一切責任,而母親卻已如此弱小。看著母親瘦弱的身影,雅也衝了過去牽起母親的手,帶著母親過馬路,沒想到這竟是他最後一次牽母親過馬路。

  前兩個月左右,母親在工作上摔倒骨折,那一陣子剛好是我工作開始繁忙的時候。那天是星期五,為了不讓自己假日還來上班,通常星期五是我加班最嚴重的一天。傍晚六點多,父親打來便急忙著說:「妳知不知道妳媽摔到手骨折了,妳趕快回家。」掛掉電話後我心神不寧,靜不下心來工作。其實心裡當時相當矛盾,我該馬上回家,還是把事情做完?雖然知道母親已看了醫生,回了家也幫不了什麼忙,最後卻仍舊掛心,選擇了放棄工作。

  天真的母親以為骨折找個中醫師橋一橋就好了,還好在我還有弟弟的堅持下要她去大醫院再照一次X光,才發現骨頭並沒有因此接上,必須打鋼釘固定,醫生要我們立即就辦理住院手續。

  開完刀後,大多是由我和父親輪流照顧她。由於我是女生的緣故,幫母親洗澡的工作就由我負責。以前小時後都是由母親在幫我們洗澡,沒想到現在竟然是由我幫母親洗澡,當我看著打著石膏的母親,像個小孩般的瘦小,不禁感到鼻頭酸楚。雅也牽著母親過馬路的那一幕,頓時我能深深的體會,作者一定在後悔著,早知道這將會是最後一次,我一定就會常常牽母親過馬路。我幫母親穿起衣服,雖然那幾天我總是從公司趕回來幫母親洗澡,但我心裡卻很開心,至少還可以每天都看到母親,聽她叨唸著我哪裡做的還不夠好。

  我的母親在我國小的時候罹患過癌症,當時我並不太知道詳情,大約專科時才聽母親說起細節。死亡真的離我很遠嗎?如過當年母親的意志力不夠,我大概11歲那年就已經失去她了。

  當作者知道母親真的會離開他的時候,他說:「我以為她就會一直在...一直在那裡等我,我沒辦法想像如果有一天她不在的時候。」

  多數的小孩都很討厭父母每天在耳朵旁叨唸,真的煩死了!不是嗎?但如果有一天他們真的不唸的時候呢?我也相同害怕想起會有那麼一天,所以如果...如果他們還是要繼續這樣子唸,那就唸吧!畢竟這對於失去的人而言,是種幸福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urek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