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這本書時,竟像在經歷一個特別的旅程。
  這本書沒有浮華的詞藻,以及曲折的故事架構,是由一位是聞名全球的精神科醫師,搭上才華洋溢的作家病患,兩人之間的真實紀錄。

  多數人對於診療室裡所發生的事情其實都是模糊不清,然而從這一本書我們便能看到心理治療師與患者之間互動的關係,在這間私密的診療室裡,是如何展開心靈探索的漫長旅程。

  然而故事開始於一通電話。金妮打電話給亞隆醫師,說她剛剛來到加州,她在東部接受另一為治療師的治療幾個月,然後轉介給亞隆醫師。多數醫生會將她診治為「精神分裂」或「邊緣性人格」,但亞隆醫師不放棄治療,甚至向金妮提出只要再每次診療之後寫下一篇心得,即可當作當次的診療費用,這對於經濟拮据的金妮算是一大幫助,而他們兩人就在兩年之間,為期六十多小時的診療心得紀錄下來。

  就像譯者所說:這像是一部歐洲藝術電影,沒有誇張的劇情或激烈的人物,沒有簡單的是非善惡或天賜的轉機﹔而是充滿含蓄的細節,以及潛藏的張力。或許你會覺得很沉悶,但卻也慢慢狗受到生命逐漸變的豐富及開朗,所有的陰霾都能一消而散。

  我不知道大眾對於心理治療了解多少,在這診療間發生的每一個故事,背後總是在緩慢的努力中改變。或許自身有過這樣的經驗,更能體會金妮這兩年來,自認沒有改變的改變,反而也能更清楚感受治療師的立場,以及他的幫助。

  起初也曾懷疑,在這短短的一小時當中,要如何與一個陌生人掏心掏肺。你的痛他們真的能夠明瞭嗎?你的叨叨絮絮在這一小時可能只是抱怨或訴苦,一小時結束了,對你、對他,可能一切都不是了。於是開始懷疑這個診療室的意義何在,或許他只是提供一個讓人抱怨的管道,每週一次,每次一小時。這一小時裡或許充滿能量,一但離開後,似乎又回到原本面貌。我從金妮的身上看到跨越一大步,然後退縮兩小步的治療狀況,其實心理治療無法像魔法一樣,施展咒語就能解決一切,他必須循序漸進,醫師與病人之間先建立好信任的態度,然後才有辦法走入內心,這所需的時間比我們想像中都來的長,就如沾黏很久的口香糖,去除他總需要一些方法,但也須小心翼翼。

  兩年的時間真的不短,藉由兩人文字上真實的解剖,讓我們看清這診療室的面貌,真的沒有魔法,只有一次又一次不斷的努力、退後、努力。我們可以看見他們之間沒有隱藏的感情,沒有因為交換筆記有任合作假的言語,一切都是那麼真實,就像一部紀錄片,漫長而平凡。

  其實最後還是很開心金妮能找到自己的人格,可以勇敢表達憤怒及情感,最後雖與當時的男友分手,並找到自己存在的理由與價值。或許這對多數人是輕而易舉,但對金妮而言卻多麼難能可貴。

  在台灣看心理醫師總是會被掛上「精神異常」的標籤,其實身體會生病,心也會生病,但在台灣總是寧可相信算命、相信神佛,也不願意找心理諮商,其實可以藉由這一本書,讓對心理諮商不了解的人有更一步的了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urek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