咪咪-001.jpg

   三年前,我搭上平溪線,來到侯硐寫下了《廢墟》一文。

  當時的侯硐一片寂寥,我曾形容「這裡是被時間遺忘的秘密角落,四周山嵐環繞的小鎮,遺落下年邁的老人與不經世事的孩童,在寂靜的日子裡緩慢的移動。」誰也猜不著,這般寂靜的小鎮,染上全新色調,它不再是礦工遺留下的一座廢墟,不需靠著過去的記憶生存。原名「猴洞」的侯硐再也不見活潑好動的猴群,換來一隻隻慵懶而優雅的身影。「貓咪」成了侯硐的當紅明星,重新譜寫貓村的故事。

Eurek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李梅樹-09.jpg 

   近幾年老街修復之後,三峽這個小鎮突然來了很多的觀光客。他們走擁擠的街道,幾乎無視這些紅磚建築的美,匆促的腳步,忙亂的眼神,尋找的,卻是一攤攤的美食。

  台灣的老街文化似乎和美食離不開關係,人們藉由吃來定位一個地方,卻經常忽略地與人、人與歷史之間的關係。但很多時候只要靜下心,細細觀察,一定就能發現,屬於土地的故事,藏在某個角落,等待挖掘。

Eurek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惡人.jpg

  也許是電影太沉重,也許是無奈改變這樣的世界,當電影院的燈亮起,我急於拭去臉頰的淚,踏出電影院之後,被善與惡這樣極端的好壞衝擊著內心。什麼才算「惡」?是丟棄小孩的母親、輕視別人不知悔改的大學生,還是殺害女保險員的藍領工人?《惡人》這部電影談起所謂的「惡」是以一個常人的角度來做判斷,但這樣的判斷是否接近真實呢?而去做判斷的第三者或媒體,也是將自我觀感強押在別人身上。然而真正的善與惡,我們卻無從輕易就能判斷。

  很早之前就看過《惡人》這本小說,當時就被這樣的題材深受衝擊,沒想到拍成電影之後,透過影像,更可以真切的感受到,這樣的事件似乎每天都發生在我們身邊。而我們是怎麼看待新聞報紙上的新聞事件呢?曾深入了解嗎,而真實又是什麼?

Eurek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松園別館01.jpg

    初次踏進松園別館,彷彿能聞見時光腐壞的氣味,原本該是秋老虎肆虐的十月初秋季節,沉沉的烏雲卻壟罩在太平洋的上方,整座園區卻像靈魂牢牢的被禁錮一般,守著傷痛,任憑藤蔓纏繞著那段不堪回首的過往。

  1943512,日本在台灣實行海軍「志願兵制度」;1122中美英三國在開羅召開最高首腦會議,中國代表明確提出台灣、澎湖應歸還中國;121中美英三國簽署《開羅宣言》嚴正宣言:日本所竊取於中國之領土,例如滿洲、台灣、澎湖群島等,歸還中國。

Eurek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0) 人氣()

第六話-01.jpg

 拿起相機,寬闊的世界隨即變成一張張的故事。主角,有時是一片海洋、或是一棟建築;有時,卻是某個陌生人,惆悵的背影。

 按下快門是一個意外。當我從視景窗看到他的背影的時候,我想起,當年的他是否也望著這片海洋,想著家?

Eurek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